發表文章

遊途雜想

旅遊途中 , 除了關心旅遊安全舒適、人文自然景色、五感親身體驗、天候變化狀況及照像留念回憶之外 , 最重要的 , 還是對各地美食飲品的品嚐及適應與否了 . 可以說 , 在遊玩路線上,充滿了許多對遊人整體生理玏能調適的考驗 . 雖然 , 因為全球化食物選擇漸成單一化之故 ,“ 水土不服 ” 現象對現代化的遊客而言 , 已較少見 ; 然而 , 飲食的享受與旅途的歡樂 , 却仍舊有很大的正向連帶關係 . 飲與食 , 從傳統中華醫學而論 , 主要是靠脾胃的運化功能 .“ 水土不服 ” 也是一個對陌生地方的食、飲的調適問題 , 也還是得靠脾胃功能的健全與否 . 而在旅遊途中 , 也可能嘗試不同於平日在家時的色、香、味俱異的味覺體驗 , 這樣的體驗 , 對處理食物消化吸收功能的脾胃而言 , 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 . 而最明顯易見的症狀 , 便是因為持續的進食及長時間的交通而可能導致的食物難化 , 胃口降低 , 而出現的一系列相關症情 . 食積難化 , 納差 , 口中乏味 , 二便不調 , 影響睡眠與休息規律 , 以致漸成神疲、體倦 , 旅遊興緻喪失 , 甚至脾氣不佳 , 見景說景差,埋怨連連 , 也進一步影響同行他人的雅興 . 針對飲食積滯的病機 , 中醫藥治法便需要消積導滯 ; 但消導積滯 , 也需靠脾胃功能協調運作 . 對此 , 根本病機是脾胃功能受制或降低 ; 所以 , 對平日没有脾胃功能虛弱的人而言 , 消積導滯與健脾和胃可以同時進行 ; 但是 , 對於脾胃機能較弱的小兒和年長者 , 或是素有脾胃功能不健的人 , 便需要以健脾和胃為主 , 輔以消積導滯 . 根據以上病機分析 , 內服藥方 主方建議為 : 一 . 消積導滯 , 通降胃腸主方 , 選用金元醫家李東垣先生的枳實導滯丸配合保和丸 ; 二 . 健脾和胃 , 協調運納功能 , 則可選五味異功散 , 或是香砂六君子湯為主方 ; 三 . 若過食生冷飲食而傷到中焦陽氣 , 見有腹痛、腹脹 , 甚至腹瀉不爽、食物不化的 , 則改用胃苓湯為主 , 配合異功散或香砂六君子湯為輔 . 四 . 同時 , 也考慮飲食運化 , 雖是脾胃主導 , 而其他臟腑也參與其運作 : 肝胆協助行氣通暢 ; 肺藏輔佐氣機升降及清氣輸導 , 所以也要多少顧及疏肝利胆 ( 四逆散可用 ), 潤肺通降 ( 枇杷葉 , 蘇子 , 白芥...

來碗酸辣湯「固本」吧!--解甲午2014年三之氣“悶熱濕鬰”

昨天(05/21/2014)剛交了節氣「小滿」( 註: 今年交小滿是: 2014.05.21. 甲午年己巳月壬辰日(水)的10:58'57"; 而去年交小滿是: 2013.05.21. 癸巳年丁巳月丁亥日(土), 05:09:25交氣. 一併提供給有興趣者參考.), 正式進入了甲午2014年「五運六氣的三之氣」, 將持續四個節氣約二個月時間; 今年午年的三之氣是“少陰君火”客氣主令, 而三之氣的主氣是“少陽相火”; 這二火相助, 其熱可知。 可偏偏又碰到連日來地區性氣候變化: 豪雨成災! 一日之內, 全臺各地紛紛下了數百公釐雨量, 約可等同世界其他國家(如加拿大)一年內的降雨量!! 雨即水也, 水性本涼, 多而集中的涼性水能量, 抑制住了二火升騰的熱能量, 一時之間, 「 火鬱水中, 濕熱薰蒸, 陰(水涼)陽(火熱)往返、消長 」的拉拒拔河; 這持續多日的拉拔, 是天地在開我們住在此地人們的大玩笑啊! 這玩笑開後, 若涼性能量大時, 則似「外感寒邪、內傷濕滯」的「陰證」; 若熱性能量大時, 則如「濕熱鬱悶, 上下內外俱病」的「陽中挾陰證」。端看個人體質的偏盛, 以及感邪輕重久暫, 又必須兼顧時序因素, 才能更好地為個人診斷辨證出最佳的病機, 並依此建議出更佳又有效的治療大法和治療方案。因此, 藉此大聲一喊, 希望有任何內外上下症狀的好友們, 趕緊就近, 尋求可信的中醫藥老師們協助為妥. 除此之外, 為了“ 救急 ”,而且, 也針對“ 犯邪輕淺 ”者, 建議: 來碗酸辣湯吧 !(或 酸辣湯類温熱飲食 亦可), 謹解釋如下: 一. 此時既是「火鬱水中, 濕熱薰蒸, 陰陽往返、消長」的“天候”(天氣變化後的大概)影響“人候”(人體感受天候後的症情)的病機, 那治法(解決之道)便是: 「散火鬱, 化濕邪, 兼抑伏火」了. 二. “火鬱散之”, “化濕以温”, “歛伏火以免傷陰液”即是可行的調理方案. 三. 辛味能散, 辛味挾温又能化濕, 故必取用; 酸味能歛, 又能伏木火二氣, 且能生津, 當仁不讓必用; 二者辛酸合化, 鬱熱之火能散, 水火二氣相激而成之濕能化, 被鬱而成的二火之氣能歛而收, 因伏火化熱所傷之津可生, 真的是“上聯對下聯, 對、對、對”(請用臺語讀哦)! 四. 服後反應: 毛孔張開(汗出), 鼻道暢通(涕流), 食道開通(痰...

臺灣原住生靈和淚的安撫--吾當護汝,如護吾眼目!

圖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v=Gfi9tUkDF-w&app=desktop   原來啊, 眼淚, 也可以安撫無知及不安的心靈呢! What an enlightenment! Tears can calm and heal the uncultivated and troubled souls!   聽見這些"原住生靈"們的天然鳴聲, 也許那是求偶, 或是警示, 乃至為鳴而鳴的囀啁和弦, 在耳與音, 眼與色、形相見剎那, 竟不自覺地, 二行熱淚, 直滾而下臉龐...頓時間, 心中的鬱結, 却因此而冰消了…謝謝您們, 親愛的精靈們! Just when I watch these “Taiwan Originals” and listen to their harmonic singing, the tears are uncontrollably rolling down on my face. My chest opened and my mind at peace! Thank you so much, dear lively spirits!   吾當盡心盡力守謢如斯寶貝, 如護吾眼目!! (引佛經語) I will do whatever I can to protect you and those treasure Babies like you, as I protect my own eyes from dust and irritates!   註: 哇, 大發現! 原來, 我們真的是遟來的住民啊...這些生命, 早在不知何時便在此落戶生根了; 而我們只是用後來者的人類方式, 將他們歸類和"發現"哪! 哈, 也好, 也好, 無知如我者, 當知反躬自省, 少蓋自以為是的"造廢料却没法解的核電廠"吧! 好哇, 好哇!! Technorati 的標籤: 臺灣特有種 , 原住生靈

「寒濕外束, 春陽內浮; 氣滯虛餧, 痰食瘀熱」的病理解釋及狀態處理建議

甲午2014年立春後, 北臺灣反轉寒、濕陰冷; 這段期間, 感冒後: 發燒惡寒不解、頭暈脹悶、目紅赤痛、耳鼻塞滯脹痛、咽乾喉痛聲嘶、咳嗽痰喘、周身痠痛莫名、四肢筋骨不利、皮膚癢疹遍處、心悸胸悶脹痛、腹脹吐酸納差、大小二便不調、睡眠寤寐難安; 甚或素有癲癎屢發不止, 狂症躁鬱反覆不寧...等等諸身心症狀, 怎麼辦??...... 從天候而言, 由春節初五前的陽春氣暖, 轉成寒冷陰雨; 這時的陰陽反復間, 水火升降相爭, 且臺灣海島型及臺北盆地型地理特色, 助長濕邪趁機影響矣! 又加上時序運轉, 天陽漸回, 這樣的天地情勢, 造成了“寒濕蔽束在外, 陽氣浮動在內”的氣化升降相爭之機了. 就人體而言, 一般人自春節間所攝入的大量肥甘厚味飲食, 也還在體內, 蒸蘊待化; 另外, 小兒幼體及年老體衰者, 還是素有久病者, 體內也會多少挾帶未消未化之積物, 而成“元氣虛怠、痰滯挾瘀”的病理狀態. 這種外在天地大環境, 及內在人體臓腑功能環境的雙雙失衡, 很容易或多或少有了上述的病症產生. 處理方法建議: 一. 首要忌口: 能少食減食, 即少食減食; 換成輕食、暖食; 也要適當飲用生薑煮水代茶, 調和內外氣機; 二. 不要自己亂服成方便藥: 因為各種成方便法, 針對初淺疾病狀態及方便隨時服用而設; 但對此因天地人內外互應而成的膠著病情, 任何單方成法或許有助於一二, 却無法解除病勢打結所在, 反而自己 遺誤病情, 而更加難解了; 三. 趕緊找自己配合的臨床中醫藥研究老師醫生, 或對整體診療有過人的醫護老師診治吧! 四. 對這樣的病理機勢, 傳統古中醫學對其治療大法, 可為: 解表邪散寒濕, 調和少陽以對治春陽之浮動; 內和脾胃運納, 消積流通以復氣機之升降. 至於個人體質及實際病理狀況, 必須由各自所諮詢的老師醫家而定, 做更具體的診斷; 五. 雖說成方驗法不能自行亂服試用, 但針對上述四的治療大法而去選方, 是較可針對這樣的病機狀態的, 便較能對治以緩解, 並爭取時間, 就診於醫護老師; 傳統中醫藥成方可取: 小青龍加石膏湯(解表寒,袪內蘊痰熱化火)加胃苓湯(和中化濕食, 運中下元氣以復氣機升降)為主, 並佐加柴胡加龍牡湯(和少陽化痰滯, 安春陽內浮之勢, 以鎮心神之不安), 應可暫緩上述諸症狀; 六. 趕緊找高明看病去吧!! 希望我們祈禱的“風調雨順, ...

癸巳(2013)辭歲, 甲午(2014)賀歲

讀 上 明 下 光法師「懷師回憶」十方禪林月刊演講報告整理, 有感而作以下戲辭, 藉以作此辭舊賀新之際的自我期盼:   ******************** 輾轉人生數十載, 都說風雨瀟瀟,人生寂寥; 而今暫得閒散日, 無奈始終茫茫,日夜混混!   清明是本來,豈假修真? 結使亦天成,總需漸解!   醒了,記得尋覓來時路; 迷了,一直還在因緣途。 計較升降浮沈,永無寧淨時日; 善了慈悲喜捨,企成逍遙主人。   天干十方,地支十二; 學道鐡漢,願、修、證、行!! ********************   癸已年十二月廿九日 明魚暫擬 新北中和安明居宅

讀古醫書隨筆: 民國.彭子益與清.黃元禦

圖片
再複習民國初年彭子益先生所著《彭子益醫書合集》(天津科技出版社, 2008.07. 初版)下篇中, 提及的"藥性讀法"建議(見該書第825頁.): 應以清.黃元禦所著醫書之《長沙藥解》及《玉楸藥解》二書為主. 該二書對藥物編排法為--"中土藥-->木氣藥-->金氣藥-->火氣、水氣藥-->其他類藥", 以成系統. 彭子益先生之生命醫學學術主張, 是以"河圖圓運動"為中心, 在整個的生命氣機圓運動中, 以中央的土氣為樞紐, 主導著東升西降、南浮北沈的全體氣機運動, 由此而認識生命體的生理病理等學術理論外, 並指導臨床的病機診斷, 治療方法確定, 及處方用藥及食療養生等的實際操作和運用.   以下圖示, 圖1為原始河圖, 圖2為節氣五行氣機升降簡明圖示     圖1: 河圖, http://www.twce.org.tw/members/01361/Fate/02%E7%AF%89%E5%9F%BA%E7%AF%87/%E7%AF%89%E5%9F%BA%E7%AF%87-2.2%E5%A4%A9%E5%B9%B2.htm     圖2示: 節氣五行圓運動簡明圖, 彭子益醫書合集, p.9 .   而黃元禦先生所主張的"中土脾胃為主"的學術見解, 以及對中藥藥理的認識、解讀和運用, 係以漢.醫聖張仲景之《傷寒論》及《金匱要略》二書中所載處方為準則, 去論述各藥機理, 並回歸到以中土脾胃為中心的氣機升降樞紐上來. 並以河圖架構去編排其藥解二書的.   圖3示: 黃元禦中土脾胃氣機升降圖, 來源: http://aaaaaa2307.blog.163.com/blog/static/9199005020134252443795/   故彭子益先生才始終肯定地推薦:“…惟黃坤載(元禦)八種之《長沙藥解》,就傷寒金匱之方, 由河圖的圓運動, 解出之原理…讀本書(指彭子益醫書合集)處方篇後, 再讀長沙藥解, 無不歡欣鼓舞, 相慶得升仲景之堂也! 由傷寒金匱得到藥性的根本認識, 根本穏定之後, 再參看各家之說, 自能妙於化裁, 而又能滴滴歸源, 此讀藥性之唯一妙法也!”   下二圖示, 圖4為營衛三陰三陽升降失和圖, 圖5為調營衛失...

小滿中氣與五運六氣學說司天三之氣 Second Summer Weather Switch: Xiao-Man

圖片
小滿 [2013.05.21, 05:09:25 交氣 , 癸巳年丁巳月丁亥日 ( 土 )] 小滿 小滿 Xiao-Man   1.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 小滿 , 四月中 。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 苦菜秀 。《埤雅》以荼為苦菜,《毛詩》曰:"誰謂荼苦【荼即茶也,故韻今茶註本作荼】。" 是也。鮑氏曰:"感火之氣而苦味成。" 《爾雅》曰:"不榮而實,謂之秀,榮 而不實,謂之英。" 此苦菜宜言英也。蔡邕《月令》以謂苦蕒菜,非。 靡草死 。鄭康成、鮑景翔皆云, "靡草, 葶藶之屬",《禮記註》曰:"草之枝葉而靡細者。" 方氏曰:"凡物感陽而生者, 則強而立; 感陰而生者, 則柔而靡,謂之靡草。則至陰之所 生也,故不勝至陽而死。 "  麥秋至 。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也。 ”     2. 臺灣俗諺 : 取材自農委會網站資料 ( http://www.coa.gov.tw/show_adage.php?solar=11794&type=solar )   “ 小滿雨水相趕":此時台灣正進入梅雨季節。 " 小滿櫃,芒種穗":北部地區水稻在小滿前後開始「做櫃」(含苞),到芒種附近近吐穗開花。 " 小滿天雨水相趕,芋要趕,否則九條芋仔煮一碗":芋頭是在小滿時成長。 " 小滿甲子庚辰日,寄生蝗蟲損稻禾":小滿若逢甲子庚辰日,占水稻多病蟲害。 " 罩茫(霧)罩不開,戴笠仔披棕蓑":占下雨,出門要備雨具。 ”   3.On facebook : source: from the internet   Xiao-Man, the 2 nd weather switch of summer, at 05:09:25 am, on 2013/05/21. 小滿 : [2013.05.21, 05:09:25 交氣 , 癸巳年丁巳月丁亥日 ( 土 )]   依中醫五運六氣學說 , 該日該時正式交三之氣 (05/21~07/20): 主氣少陽相火 , 今年客氣厥陰風木 — 風火...

癸巳2013年穀雨節後治癲癇乙案有感 A TCM Epilepsy Case Report

  今(2013)年春天以來, 天氣總似半開玩笑地, 一陣子晴, 接著一陣子陰雨濛濛, 而温度也在攝氏18度至30度間排徊. 甚至聽到北半球的歐陸國家如法國, 以及英倫諸島國, 都還在攝氏零度間上下, 日本也仍在四月初下著雪. 這樣入春以來的氣候, 造成了在海島型氣候北臺灣的我們, 也一直處在濕氣的籠罩下. 而今年穀雨節在四月廿日, 雨, 就接著下了數日, 又晴了一二天, 然後又下著. 這段期間, 依中醫藥“四時五氣陰陽”學說而言, 屬於“長夏-土濕”主氣. 但在季節上, 又已是季春末進入初夏時節了----天陽漸長, 温度也隨之升高. 然而, 却因為天氣時運的關係, 仍有微寒反覆來襲, 冬衣仍未全退. 這樣所造成的四股天氣因素勢力, 在彼此角勁著: 主令的濕土之氣, 漸蘊而積長的熱火之氣, 以及變化未退的外寒水氣, 和春天主時的風木之氣. 天地循環反復之間, 主要還是以濕氣為主, 兼見有風、寒及熱氣. “為什麼要提天候狀況呢? ” “因為, 現代人雖已由人造環境克服天候可能帶來的生活不便, 但却未必能擺脫得 了 天地的影響啊!!” “事實上, 現代人離自然愈遠, 反受自然力影響愈 甚 ----因為, 我們較之我們的祖先們, 已經失去了與自然及時互動和相應的能力了! 故而, 只要天地一個閃失或變動, 反而造成我們很大的損失, 甚 或較久恢復的時間.” 家姊自小即受 癲癇病 的困擾, 經年累月靠西藥止癇劑控制著. 即使是日常無事狀態, 他人很容易便能感受到, 久病癇症並受藥物控制後的人的言行舉止的不同. 在中醫藥辨治理論下, 這是屬於“痰瘀久滯腦竅, 神機失靈”的狀態.  而近二周來, 她又因外感咳嗽未解, 本就有了蘊積痰濁上擾腦神的近因了; 加上天候變動的四大力量, 交相影響, 對於不能及時互動應變的她的生命而言, 是很難與天地齊步升降調控自身狀態的. 這時候, 她的機體狀態, 是在一種表象看似和平無事, 但是, 內在的痰濁却已瀰漫三焦, 障蔽了清陽上下左右疏通的通道, 只待 伺機而暴走 而已! 昨日(04/24)晚間約9時許, 她在浴室用冷水洗臉時, 就引發了痰氣擾神, 清竅阻蔽的癲癇大發作了! “十指連心腦”, 本已蘊積體內的痰濁之氣, 於化熱間, 突然受到最後冷水的外激, 造成“水火不相射”的陰陽氣不相順接, 一下子...

古為今鏡--略述"五運六氣"學說的現代研究關聯

  Jeffrey Shaman,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環境公共衛生系學者, 及Alicia Karspeck,美國柯羅拉多州氣候及全球環境變數研究學者, 共同發表了此篇"預測季節性流感爆發"的文章.(見下連接及原文簡編) 利用現有科技設備及過去2003~2008歷史統計資料, 來設定一個早於7週前預測季節性流感類型, 爆發時間, 流感種類...等等先進預測方法, 以利人們 能儘可能地早做預防和準備. 這個研究很令自己掁奮!! 因為, 現代運用各種學說工具及先進設備, 令許多傳統但極為先進的思想...和理論, 能夠在現代有了一些佐證研究, 甚至協助闡發他們的機理, 以及可能的更佳運用. 這是多麼地令人高興的事!! 這又進一步證實: 學問不分古今, 更没有疆界的隔閡! 甚至於, 古為今用, 古為今鏡--傳統學問中的頂尖學者所提出看法和論點, 可能不亞於令天一流的學者專家呢! 早在漢朝末年出現並集結各種當時一流醫學、養生、預防及環境影響學說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 即有"五運六氣"學說的大膽提出. 此學說主要用來指導對宇宙氣象的掌握和認識, 以及它的影響到地球氣候變化(當時以大陸中原地區為主要觀察據點), 乃至於物候變化(動植物生態變化), 及可能引起的疾病病種變化, 和最終對人體的身心生理影響及可能產生的疾病. 這麼一套有系統性及專門性的學問. 以現代研究方法論而言, 涉及了天文學, 氣象學, 地球物理學, 公共衛生學, 環境影響學, 微生物學, 病毒學, 人體生理病理學, 生物化學, 醫護相關學問....等等, 跨界學說的整合工程! 藉著分享近期美國學者的對流感爆發的預測模型研究, 略述一下自己對傳統但却極先進, 甚至思想領先到未來的"五運六氣"學說的一點看法. 若能於將來, 有進一步地將此學說, 有機地與現代醫護環境等相關學理工具結合研究, 並指導運用於利生利民, 那更會添加生命中的許多精采了! 期朌它的早日實現.   1. 原文摘要: http://www.pnas.org/content/109/50/20425 2. 全部原文: http://www.pnas.org/content/109/50/20425.full

『一樣醫學, 百樣人生』

  Prelude 序幕 : 對於一些平日即疏於調理, 或是輕略或毫不觀察自己身心變化的人, 這樣地對待自己者多是: 有病即看病(看似有理, 其實却是無厘頭不清楚自己為何而病地疏忽!), 或是買成藥服用, 或是忍著過去、希望自己好(當然, 要看身子強弱、患病深淺、所處人事及居住環境、季節變化…等等因素而定), 或是其他…等的方式, 去處理“患病”這種事, 不一而足. 然而, 初則輕淺, 得過且過, 能忍就忍; 一旦到了“駱駝背上最後一根草”時, 那便是手足無措, 貪生怕死, 只好入院, 任人宰割…而通常在受人宰制後, 仍不知要進一步弄清身心變化, 只能成為每次受人擺弄、研、割的“樣本物件”(Sample Object)而已! 而到此地步, 身心早就“殘缺”, 已非“完人”了; 一旦有私毫與生命有關的變數(例如: 飲食, 作息, 男女, 工作, 環境, 人事, 家庭, 情緒, 天候, 政治, 災難, 股市, 金融風暴…等等), 發生變動時, 此時受損的身心, 没有不起變化而成症癥的!!   The Play 正場 : Act I : 因為各種因緣, 不論是自願也好, 道聽途說也罷, 或是半推半就的方式, 有了與傳統中華醫藥診療的契機後, 開始呢, 却是一本計算的心態, “計較”著: 為什麼藥那麼難吃!?, 為什麼價錢那麼貴?! 為什麼好得那麼慢?! 你的藥有没有摻西藥(抗生素或類固醇)?! 怎麼服了不好反而症狀加重…!? 怎麼還是没好, 反而生命告終?...... Act II : 像這種從頭至尾都起不了信心、也毫無自信心可言的這種心態, 因為前因種種, 而百般無奈地就傳統中醫藥診療的身、心、缺、殘狀態, 中醫藥, 反而成了他/她們發洩出氣的對頭冤家!! 不僅搖頭而走, 更加謾罵毀譽, 增加言語自傷之行為. Act III : 結果還是, 再回到序幕的場景中, 再去“心甘情願”地任人割、制而毫無怨言, 至死不悔.   The Enging 終場 : 然而, 總有那麼些“硬骨子”, 或稍有些善根因緣的人, 漏過了正場的演出, 直接堅持到了終場, 却不散場, 因此而有了開始正式學會觀察自己身心變化的起端. 有些仍舊麻木些, 不知自己身心變化為何物, 只是一味跟著服藥; 有些則又過分緊張, 絲毫變化間即起大波動, 甚至窮追...

感念懷師在金秋 壬辰2012年09月30日

自釋迦拈花、迦葉微笑,  達摩少林面壁、二祖立雪斷臂   五祖以金剛經印心、六祖得衣缽以傳法……                                                                         到今天                                                       法音不再耳聞了 而楞嚴盛會依然 過去 現在 未來 過去 現在 未來…… 七處徵心與八還辨見、 三際托空與截斷眾流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 見地--修證--行願 十方 光華 禪 一段死生 十二因緣 三世因果 六道輪廻 念念不住 是入世行 緣 圓滿 行證 圓覺----法華----華嚴 “排盪風雲靠名仕—未有神仙不讀書” ...

2012 06 23 端午節, 做粽子 Making “Zong Zi”

圖片
做粽子: 1. 粽葉: 用新鮮現採月桃花的葉子, 去中間主葉脈後, 煮水洗淨, 濾乾備用; 2. 葷材料: 長糯米2:圓糯米1 (一斤糯米約可做一串粽子20顆), 三層豬肚肉1~3斤, 香菇適量, 生花生約一斤, 乾栗子約一斤等; 其餘內餡視各家而不同; 炒過糯米及諸內餡備用; 3. 包粽子: 手藝各個不同, 但重點在能闔家同做, 各發揮巧思及手工, 創意地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的端午粽子! 附上照片, 供諸好友欣賞並同歡! ;-)

“汗如雨下”療氣喘 A Case of “Soaking Sweat” resulting in relief of Asthma Symptoms

圖片
  昨日(2012年4月20日)正子時12分交穀雨節。 友人素患哮喘疾病; 近月來雖有症情反覆, 却也調理稍安。 渠於午時左右來訪後, 携藥而回。 而至傍晚申酉時分, 中和地區下起一陣大雨來; 而友人自電話那頭, 訴說其服藥後症情變化: 當其時, 臺北市大安森林公園中正區, 正下著雷雨; 而他也正經歷著身軀內外能量交相引動、消息往來的變動—服藥後, 總覺全身不對勁, 但却不知何處不適; 全身上下, 毫無氣力, 又有嘔意, 但咳吐不出。 只好練習靜心打坐。 就在他一收歛身心放下時, 全身汗出徹底, 自頭至足, 無處不汗, 衣物內外均濕透; 自述: “有如全身浸在水中, 或駐足在窗外大豪雨中”一般! 真是窗外有大雷雨, 身內有濕蒸如雨啊! 急忙來電詢問; 看處方如下: 一. 另包 明矾一兩, 水煎20~30分, 候温, 調以下藥方服用, 日3~4次, 飯後/睡前服。 二. 以下藥方劑量, 僅包三分之一份, 每服4克: 桂枝一兩半 茯苓一兩半 蒼白莪朮各一兩 豬苓八錢 澤瀉六錢  木香附各三錢 膽星一兩 竹茹一兩 淡竹葉八錢 枳實殼各四錢  青陳皮各三錢 柴胡一兩半(可用延胡索青蒿各六錢代) 竹茹八錢  石菖蒲四錢 鬱金一兩 麥冬九錢 生薑三兩 炙甘草四錢  烏藥一兩 紫蘇一兩 半夏一兩 茺蔚子六錢 川牛膝六錢  川黃連六錢 (註: 1. 原處方指導思維, 係在參合色脈舌象諸症情後(因目前病案仍持續研討中, 恕未能分享所有症情), 乃思: 現值壬辰2012年二之氣, 主氣火克客氣金, 氣機變化為”逆”; 金之子氣水助克復火氣, 加上又有今年水氣司天而加重火氣受克制, 而成火鬱; 這是就六氣分析而言; 再自五運而言, 壬年木運太過, 本已成反侮金氣之勢, 故肺金雖有復氣之助, 但金之本氣也已然受傷。 整體析之, 病雖發於肺金喘咳, 但兼該火鬱, 及水木之氣的勝復關係。 故治需調和水火二氣所生之濕痰, 宣散火鬱, 以復肺金之降性, 兼可制木氣之太過。 處方: 五苓散, 白金丸, 四逆散, 合蒼附導痰湯加味。 2. 對目前臨床季節性咳嗽病人增多, 且常規常法難以應付治愈時, 必須反思運氣化合加諸於人體病情後的病機變化, 而合理予以對治, 方可解此天人合化而致的病機。 但仍需要認真地辨治, 分清主次先後, 才能更好地助患者緩解苦痛, ...

反覆皮疹診治小思 Some Thoughts on Treating Skin Hives and Wheals

有反覆發作性的皮疹(如蕁痳疹, 濕疹, 及各種因食物、藥物或環境因素而發作之不明斑疹等), 在治療過程中, 除了針對"邪氣"因素, 而給予疏風清熱, 温經散寒, 化濕逐痰等, 以達到 散邪 止癢外, 最重要的還是: 不論在疾病治療各階段, 隨著藥症的變化, 還要加入"顧護元氣"的治療方法和對治性藥物, 才能保證邪去後, 不但身體恢復迅速, 也較不易再反彈復發. 而且, 每次治愈後, 體質便應會再加強一次. 如同除舊佈新一般, 煥發的身心狀態是一種"少陽"的新生, 應是輕鬆舒適的. TCMers treat skin conditions like hives, wheals and/or plaques, etc., with the principles of expelling the"Evil Wind, Cold, Dampness and/or Heat" during different courses of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s. In addition, no  matter at what stage of treatment, TCMers apply the treatment principle of "Fortifying the Righteous Qi" to ensure a better and shorter period of treatment needed. As a result, the later principle applied will guarantee these kind of conditions with a less chance of recurrence, thus a better health condition recovered for the patient.  

春天的“道”—引《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試言 The “Dao” of the Spring—In Accordance with “Huang Di Nei Jing, The Yellow Emporer’s Cannon”

圖片
緣起: 北臺灣自去年辛卯2011年冬天起, 到目前壬辰2012年仲春為止, 寒濕陰冷天氣不斷; 在這樣的氣候狀況下, 看似無所謂的天候, 却實在是影響吾人健康甚鉅, 而且深遠; 不但是人體, 就連病原體也有不同的變種、亞種及流行狀況, 感之於人之後, 又隨不同的人體特質, 而有看似類似、實是不同的病狀產生. 面對這樣的挑戰, 有能力抗邪的, 也可能因為反覆太長時間的持續天候狀態, 而病倒了, 更何況是本有舊病、久病的人, 或年老、幼小、體弱者呢?!  有病當治病; 然而, 是否也應當邏輯地思考一下, 如何在無病時預防發病, 更進一步地能治生、養生、護生!  其實道理簡明扼要, 就在順應四時陰陽變動中!! 因思及中華傳統生命科學中之瑰寶, 《黃帝內經》中之一卷內容, 正逢壬辰年春分中氣, 將於2012年3月20日13點14分(臺灣中央氣象局資料; 而網路免費萬年曆軟體“路拓萬年曆”更精準到2012年3月20日13點14分21秒, 謹供參考.), 於是乃不揣鄙陋, 以小子不畏之精神, 嘗試釋譯節錄的黃帝內經文章內容, 分享於此. 若有舛誤之處, 還尚請閱者不吝來函或留言賜教, 以便進一步改正. 書名略釋: 一. 《黃帝內經》結集成書於東漢時期, 簡稱《內經》, 是出自東漢以前眾人之作品結集而成; 其中, 又分為《素問》九卷八十一篇(其中有二篇僅存篇名), 及《靈樞》十二卷八十一篇. 二. “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四氣調神”為篇名, “大論”乃對內經篇名的尊稱, “第二”係總篇數之第二篇之意. 三. 本篇主題, 以人宜順應四時季節的陰陽升降浮沈氣機, 而作相應身心健康調理養生為主軸. 然本文僅就春氣部分, 節錄出來, 其餘主要文章, 則請參考原文及相關注釋. 四. 目前較好的白話參考譯釋本, 分別是: (一) 《黃帝內經素問譯釋》, 中國‧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二) 《靈樞經校釋》, 中國‧河北醫學院校釋,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三) 《內經》, 高等中醫研究參考叢書,臺灣.臺北知音出版社出版(繁體中文版). (四) 《黃帝內經太素語譯》, 鄭孝昌.李克光主編.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經文節錄如下(甲~戊): 甲.“春三月 1 ,此謂發陳 2 ,天...

壬辰2012懸壺詩 Poem for Year 2012 regarding TCM Practicing

懸壺逾十載, 輾轉東西行; 人生病苦纏, 休作無常時; 醫聖作傷寒, 藥王千金方; 識機定病形, 隨拈藥病應; 真能解脫行, 逍遙自任運. 願我苦同伴, 證機歇金針!

辛卯辭歲、壬辰賀年 Farewell to the Fulfilled Year 2011, Greeting to A Peaceful & Hope-Bound Year 2012

辭 歲 辛 卯 皆 圓 滿 , 迎 春 壬 辰 喜 善 緣 ; 國 泰 民 安 世 界 和 , 風 調 雨 順 人 間 安 。 Farewell ! Year 2011 Xin-Mao The Fulfilled One ; Welcome! Year Ren-Chen 2012 A Peaceful, wholeheartedly, And Hope-Abundance to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