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7的文章

「涼且乾爽」的避暑原則 --以北臺灣為說。A Recommended "Cooling" Principle for the Summer in N. Taiwan

今年07/22(六)"大暑"節氣後, 到09/23(六)"秋分"前, 為"長夏"季節, 正好配合了中醫"五運六氣"理論的 四之氣"太陰濕土"主氣所轄的時空。 這季節, "濕"氣主令,又是暑"熱"最盛時, 人體相應喜涼且乾爽, 而"涼且乾爽", 便是避暑的原則: 涼可清暑熱, 乾爽可袪濕濁。 但"涼"不是"冰冷"哦! 冰冷則降低表面的熱度快, 却無法盡去熱氣之原, 反將熱氣抑鬱,而成"邪熱冰伏"的狀態, 成為後續發病的遠因。 乾爽針對濕濁,然須加"芳香、宣透", 而不是一味地除濕啊! 濕是這個節令的正令之氣,加上海島氣候, 讓空氣流通,使濕不滯留, 用芳香法增加流通, 以期滯礙者能宣發透達, 配合清涼乾爽, 自能消暑熱而不留邪, 化濕濁而宣通氣機。 供諸君參考。 附上2017年五運六氣圖供參。 https://read01.com/Lg4ROx.html#.WboAB8vFhnE

動、植物保育與傳統中藥運用--回覆黃馬克先生/探索頻道 Perspectives on Animal and Plant Protection and Reservation Versus the Practices of TCM Herbal Medicine

"Dear Zenny, so it is possible to do the interview with you about Pangolin and TCM? If your point of view aligns with Discovery?" --Mark Huang, Discovery Channel, Taipei 黃先生所詢問並關心的議題,它所牽涉的範圍相當廣泛,也只能以點到為止的方式略述己見,分享如下: 從動、植、礦物保育與傳統中藥運用角度,來提供個人思考分析要點。 一.影響物種存亡因素複雜,可因: 1. 生存地域環境變化:      ○ 自然因素--氣候變動、天地災變、互相依存的生物圈改變等      ○ 人為因素--人造環境污染、物種生存空間不當剝奪、改建改造等 2. 因物種本身疾病相關原因致適應能力喪失:      ○ 因細菌或病毒感染      ○ 因遺傳變種 3. 外來物種競爭程度過大過激 4. 物種當地人文不同時代的變化:      ○ 對環境保育的認識及執行力度      ○ 與物種共生互存程度      ○ 特殊文化及行為--信仰、傳統文化、神祕性儀式、特殊知識及對該知識保存過程及方式等 5. 人類消費方式與內容、資源運用效益(製造-遞送-耗用循環)等。 二.就中藥市場運作而論,因商業化炒作與不當消費而導致濫採、濫殺: 1. 以訛傳訛,誤解誤用 2. 迷信偏方,不尋醫助 3. 刻意屯積,商業炒作 4. 富人收藏,奇貨可居 5. 物稀為貴,挺而走險 三.傳統中藥特色與運用:"因病與藥,救生護生" 1. 可用藥物來源:      ○ 自然界及人類生活圈內的動、植、礦物及其共生-衍生物      ○ 生存於天上地下、高山水裏等人類活動能力可及的生物圈中      ○ 依地域及季節而採集或捕獲      ○ 使用部位依該藥源最有藥效部分而定      ○ 採捕物種大部分全體使用 2. 藥物效用的認識:      ○ 四氣      ○ 五味      ○ 歸經      ○ 升降浮沈 3. 藥效整合: 依傳統中醫「藏象經絡」理論      ○ 外感:解表      ○ 內傷:治裏      ○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