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

悼 陳師公 潮祖先生(1929.02.12 ~ 2018.11.21.)

圖片
之一:跟診記 (1998 ~ 2001) 中藥鋪坐堂診間。 鋪面老闆娘叫了號,患者起身而來。 師公稍點了頭示意,說: 「 請坐。 」 患者 ( 逕自坐下,雙手擺桌上一攤 ) : 「 把脈吧! 」 師公,沈穩地坐在竹診椅上,眼光柔和但篤定,回覆道: 「 慢來 、 慢來! 我們可不是跑江湖的郎中啊 !您沒見我四週坐得這麼多學生,有本科,及碩 、 博士研究生在跟診著, 要照規矩來:望 、 聞 、 問 、 切,四診一起合參才行。 請先報上來您的名字 、 出生日期;然後,再說出您的症狀,哪裏不舒服呢?說完了,我們最後再來把脈。 」 患者(有點不好意思),回答說: 「 是的 、 是的,應該如是。我叫陳柯,1942年秋末出生的,今年56歲。這幾天覺得像是感了寒了,自己到華西醫院看病打針,拿藥吃,花了近百元,可是覺得沒效,而且,反而增加胸悶咳喘,夜裏老是咳不停地,大大地影響了我的睡眠。 」 師公問: 「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 」 患者回答: 「 嗯,還有就是,仍然怕冷,頭暈暈重重的 ,腦袋 昏昏沈沈地,沒精神。 」 師公: 「 還有嗎? 」 患者: 「 這樣就夠多了,不是嗎?難道要從頭講到腳,全身不舒服症狀都要說嗎? 」 師公: 「 就是囉。如果,您能說得更徹底 、 更仔細些,就對您的病情診斷會愈有幫助的。我們中醫強調的問診 《 十問歌 》 內容,就是如此,從頭問到腳;而且,對小朋友和婦女朋友問的內容還不一樣呢! 」「您還有其他不舒服症狀嗎?」 患者: 「 哦,是這樣啊,真是仔細。 」「 我還兼有肩膀和腰 、 背部痠痛,小便也不太順暢。胃口還好,但大便有點不好解,但不是拉稀。剛剛說了頭暈暈的,走路稍有不穏。嗯,怕冷,還是怕冷,老是穿不暖似的。 」 師公: 「 嗯,剛才說了怕冷了,現在又強調了一下。還有其他的嗎? 」 患者: 「 沒了,就這些了。 」 師公: 「 好。 」 (轉面對我們跟診的學生)說: 「 這是一般對患者的簡要問診方式。臨床時,一定要先問診,才能從病人哪裏蒐集到患者的主訴主要症狀和相關症狀。經過清朝陳脩園先生整理自明朝醫家張景嶽先生的 《 十問歌 》 內容很重要,一定要確實執行哦!千萬不要一上來,就自己先把病人的手拿來,把起脈來。 」 師公(轉向患者): 「 好,現在,再請您先把舌頭伸出來,正面和舌下都

脈靜,身涼,話暑熱 2018.08.18.

一直感佩古代中醫醫案著作中,關於患家服藥後的治療收功用語: “... 服後, 脈靜身涼,諸症若失。 ” 傳統中醫脈學,真的有如清代醫家著作 << 三指禪 >> 一般,需要靜心和全神地投入到三指密佈的感覺神經中,去體會和蒐集指端下,另一個生命體的皮膚層中的血管搏動, 所傳來的生命訊息, 然後,再參究其他四診資料,去得出中醫病機辨證的結論。 我們不說中醫脈學。 脈靜,是針對"脈躁動"狀態,經醫家處理後的反應。但,為何脈搏會躁動不安呢? 原因太多啦,只聚焦在暑熱證上。 暑熱成為致病原因,造成身體無法處理邪熱,脈搏躁擾不安,而且,没有處理妥善的話,這不安的脈象,仍然躁動,但却有相應的 “ 虛象—無力感 ” 產生。 下面引用中醫古籍唐 . 孫思遜所著 << 備急千金要方 >> 中, 論脈一段論述,分享如下: “ 熱病未得汗,脈盛躁疾,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難差(明魚註:差,通瘥,疾愈)。 熱病已得汗,脈靜安者生,脈躁者難治。 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氣之極也,十死不治。 熱病已得汗,脈常躁盛,此陰氣之極也,亦死。(《太素》作陽極。) 熱病已得汗,常大熱不去者,亦死。(大,一作專。) 熱病已得汗,熱未去,脈微躁者,慎不得刺治也。 熱病發熱甚者,其脈陰陽皆竭,慎勿刺,不汗出,必下利。" (引文見: http://yibian.hopto.org/shu/?sid=14724 ) 上文中,一直有 “ 已得汗 ” ,而温病對治暑熱也論 “ 雖忌辛温發汗,却不忌辛涼透表 、 汗解袪邪。 ” 汗法的運用,也是中醫治療外感疾病的一大治療法則。針對暑熱外邪,適當運用汗法是治病所需,但也需講究分寸。 那麼, “ 汗法 ” 與 “ 脈躁疾 ” ,又有何干係呢? <<黃帝內經.陰陽別論篇>>提及:"陽加於陰為汗。" 用在治療上,當患者服藥後,產生相應的汗出,提示二件事:一是衛氣循行有度;二是陰津敷布有常。暑熱證經治處理後,氣(陽)津(陰)循行敷布正常,散於體表,如熱天後普降甘霖,滋滋潤潤。此時,因汗出所示的陰陽二氣交通正常,功能性(搏動)與物質性(體液)皆逐漸恢復的常規狀態,原本躁動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