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靜,身涼,話暑熱 2018.08.18.


一直感佩古代中醫醫案著作中,關於患家服藥後的治療收功用語: “...服後, 脈靜身涼,諸症若失。

傳統中醫脈學,真的有如清代醫家著作<<三指禪>>一般,需要靜心和全神地投入到三指密佈的感覺神經中,去體會和蒐集指端下,另一個生命體的皮膚層中的血管搏動, 所傳來的生命訊息, 然後,再參究其他四診資料,去得出中醫病機辨證的結論。

我們不說中醫脈學。

脈靜,是針對"脈躁動"狀態,經醫家處理後的反應。但,為何脈搏會躁動不安呢?

原因太多啦,只聚焦在暑熱證上。

暑熱成為致病原因,造成身體無法處理邪熱,脈搏躁擾不安,而且,没有處理妥善的話,這不安的脈象,仍然躁動,但却有相應的虛象—無力感產生。

下面引用中醫古籍唐.孫思遜所著<<備急千金要方>>中,論脈一段論述,分享如下:

熱病未得汗,脈盛躁疾,得汗者生,不得汗者難差(明魚註:差,通瘥,疾愈)。
熱病已得汗,脈靜安者生,脈躁者難治。
熱病脈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陽氣之極也,十死不治。
熱病已得汗,脈常躁盛,此陰氣之極也,亦死。(《太素》作陽極。)
熱病已得汗,常大熱不去者,亦死。(大,一作專。)
熱病已得汗,熱未去,脈微躁者,慎不得刺治也。
熱病發熱甚者,其脈陰陽皆竭,慎勿刺,不汗出,必下利。"


上文中,一直有已得汗,而温病對治暑熱也論雖忌辛温發汗,却不忌辛涼透表汗解袪邪。

汗法的運用,也是中醫治療外感疾病的一大治療法則。針對暑熱外邪,適當運用汗法是治病所需,但也需講究分寸。

那麼, 汗法脈躁疾,又有何干係呢?

<<黃帝內經.陰陽別論篇>>提及:"陽加於陰為汗。"

用在治療上,當患者服藥後,產生相應的汗出,提示二件事:一是衛氣循行有度;二是陰津敷布有常。暑熱證經治處理後,氣(陽)津(陰)循行敷布正常,散於體表,如熱天後普降甘霖,滋滋潤潤。此時,因汗出所示的陰陽二氣交通正常,功能性(搏動)與物質性(體液)皆逐漸恢復的常規狀態,原本躁動不安的脈搏,也會隨之而恢復各自應有的搏動狀態。

脈,靜下來了身子漸清涼了,人轉安了。

現代疾病譜的廣而雜,反而較少見到單純因外感暑熱,而出現的相應症候了;然而,却因環境飲食用藥及作息等的變化及失於調攝,出現了脈躁動不安的相似脈象。中醫辨證病機不同了,對同樣失衡的脈象,已不能用暑熱證方式處理了。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針對疾病所得的病機中,如果還是有熱邪擾動而致脈象不安的證情,那仍可依暑熱證處理方式,以達到生命體的脈靜身涼的恢復狀態的。此即中醫藥治療特色之同病異治, 異病同治道理之一。

明魚自註:
近日因遇一小兒多年濕疹屢用類固醇類止癢消敏;然而,小兒脈象中的躁動後的無力已現,却因無法與家長溝通,也只嘆機遇如此,發文如上,見笑方家云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古醫書隨筆: 民國.彭子益與清.黃元禦

中醫火神派四代盧氏扶陽強正湯試析 Analysis of a Formula by the Yang-Fortifying School of TCM

感念懷師在金秋 壬辰2012年0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