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09的文章

評免疫功能低下的治療思維Regarding the Treatment Strategy Logic for the Immune-Deficiency Case

(先聲明:本文意在從傳統中醫藥生命科學學術及臨床診治思維角度上,提出個人對以下引文的看法,不做任何暗示或批判該文所述之醫事行為之對否;也不在對任何個人或組織在閱完本文後,所採取的個人醫療行為作負責。) 明魚評:病人已是 免疫功能 (大約類屬於中醫醫理"正氣"的一部分)低下,但却不正視免疫低下之人體,反而是要"增加藥物劑量和延長藥物使用療程",並增加它藥配合云云…如此治療邏輯思維及手段,真是值得商榷。(請參見以下引文) 首先,所謂抗病毒類藥物是針對人體外的病毒分子結構, 經藥理研究、加工製造後,再給予人體的;從中醫生命科學治療角度而言,這是屬於針對邪氣治療方法的"攻邪法",並無"增強機體免疫"的作用。而攻邪法運用的時機,最好是在患病人體屬於"邪氣雖盛,但正氣亦不弱"的"實證"時候使用;一但受病機體出現虛象, 而此時雖然邪氣仍盛, 但已不能專以攻邪之法來治療患者了, 更需要加入顧護正氣之品,不論是袪邪、護正同時著手,或邊攻邊補,或先攻後補,或先補後攻…總之,必須要從"邪、正關係"來衡量和思考診治的先後重心的。若一味地著重於邪氣而專事攻伐,則不僅藥力因低下的免疫能力而更加力有未迨(這可能是這些專家們認為要增加用藥劑量之處吧?), 而更有可能反傷正氣呢! 為何如此? 畢竟,最終決定患病機體抗病及復原的,不是藥物,而是人體本身的各項生理功能,包括免疫功能在內。若機體本身已經無法再起作用及協同攻邪藥物來袪除病毒邪氣時,僅僅是增加抗病毒藥物,則有可能反成"藥邪"(副作用及/或後遺症),加深問題處理的困難度和嚴苛性,甚至導致機體全面"崩潰",而出現陰陽決離、形神脫決而死亡的局面。平常人體的運作既已可能受影響如此了,更遑論已是免疫功能低下之人呢?在已是人體正氣低弱的病情之下,顧護正氣成了第一要務,袪邪反成了輔助手段了;若因攻邪而更傷正氣,那已不是在治療"人"之病, 而只是在治 "病"了。此時的先決思維,當是"留人先於治病",而非"治病而人已亡"了! 至於當如何著手"顧護正氣"?  則又是細膩工夫了。此時,不僅要分析染病邪氣的致病特點及好發病部位外,更要重視受病患者的體質特點、患病時間、患病後的機體對疾病互動及變化規...

中醫火神派四代盧氏扶陽強正湯試析 Analysis of a Formula by the Yang-Fortifying School of TCM

本文原在臺灣網友部落格之回文中; 今欲正明原方醫藥原理, 而將之正式發佈在此, 以利有心共研者理解此方醫理, 而做更好運用及推廣. 然而再度聲明的是: 若有心一試者, 仍先請與各自認識的中醫高明研討後, 可針對毎人體質及現有體癥而加以加減斟酌更佳. 原方組成: 製附片60克(二兩)(漂洗2小時),核桃仁50克(一兩七錢),寧枸杞35克(一兩二錢),晉歸身20克(七錢),黃耆40克(一兩四錢),潞黨參30克(一兩),生薑50克(一兩七錢),大棗7枚(或小棗11枚),羊肉1000克(約二斤;帶骨者稍多半斤; 食素者可以素食品代替)。 (括號內數量係明魚自加, 請參考斟酌) (明魚補記: 作為食療, 則可發揮各人的創意, 加入其他食材, 如: 牛蒡根, 紅蘿蔔等耐燉煮根莖類食物; 或不喜食羊肉者, 也可用其他肉類代之, 不過已失原方本意; 或覺肉類油膩, 亦不妨加山楂少許於其中; 也可加多生薑之量, 以加強去腥散寒作用…等等.) 功效: 扶陽温通, 益精固元 (明魚試評) 出處: 中醫火神派第四代成都中醫藥大學盧崇漢教授家傳養生保健方 煎服法:放十多碗水(約3000~5000毫升)用瓦煲煲3個小時(明魚: 可以用大同電鍋代勞,省事又方便;但建議內鍋可改用陶鍋加蓋更佳),早晚各服一碗,飯前飯後一小時服用。 服用時機:本方適合在夏至和冬至兩個節氣前後10多天飲用,養生效果非常明顯。(明魚: 其餘時期亦可依自身情況,調整方藥作保健方服用。) 明魚試析"扶陽強正湯"如下: 一. 本方組成看似簡單, 但却含有以下數方在內: 1. "觀音應夢湯"及"人參胡桃湯": 人參, 胡桃, 生薑; 此方以潞黨參代人參則較平價宜人; 此湯加入本方中,用意明顯在納氣入腎, 不全在原主治外感證後之虛咳久喘 (當然, 亦可治之, 有何不可? 虛咳久喘係因腎不納氣之病機時, 更宜本方); 2. 東漢醫聖仲景"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篇"之"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 生薑, 羊肉; 在本方用來補精血、益形體以和陽為主, 已不僅只在原金匱方兼用來止疼痛 ; 3. 當歸補血湯: 黃耆, 當歸; 二者搭配以調補氣血營衞為上, 主要在通、在和, 已不全在原金元東垣李氏用來補...

中醫藥研究議題雛議 Regarding further study of TCM theories, parctices and Herbolbogy

請點擊標題後, 參見本人facebook網圵, 謝謝! Please click the title and refer to my facebook link, thanks.

思辨餘話:略談中華傳統生命醫學識機、用機、調機之辨證論治思維 After thoughts: A brief on TCM diagnosis & differenctiation

所謂“理不明則行無(少)功";依佛家所見之“八正道",也首要建立“正知見":為與奇摩網部落格惑學齋主人學兄分享, 關於中醫治病第一大法--解表法,但却行文一二行後發覺,其中有不得不理明前後之必要。並且,若欲要進一步提高並掌握中醫臨床診治“表證”的解表大法,乃至處理各種病證相應的不同治法的運用和掌握之前,仍是需要理清思路和明瞭其前後邏輯因果的,故乃略論本文。 以下所論,雖或可能對閱者已是老生常談,但若能稍助於事理辨明者,則請事斯語如後: 一.中華傳統生命科學的對象,一直是“人--或者說是活的生命體"(現代有從事中醫藥針灸治療貓犬等寵物疾患的);而此生命有機體的種種能見、可見、乃至未見的病象,不論是症狀、體癥,或是現代臨床檢驗值…等等,却僅僅是此生命體在受到各種“致病因素”影響、並與之互動下,所反應出來的表象、標象,比之如樹木之末端枝葉,因內外因素干擾而動、而萎、而落…等等之象;而機體本身整體因之而成的複雜相應變化,却是為醫、研醫、明醫者, 所要著力之處,是根本,是中醫藥學說(陰陽、五行、藏象、經絡、氣血津精、運氣學說等等)所關注者;所謂“治病求本",本於此也! 二.不論是依內經 “外由孫絡、血脈, 內及經絡、藏府”的 “皮、脈、肉、筋、骨”發展變化認識, 或依仲師傷寒六經辨證學說解析, 抑或是後期之各代醫家逐漸繼承發展, 並補充完善的各種辨證論治思維方法和技巧,如 “藏府經絡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衞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運氣學說辨證",以及現代各種因科技方便發展而出的,所謂量子科技之“能量醫學"技術和相關儀器設備等,均是可以用來助益吾人在理解此生命體的各種知識、方法和工具;而且,目標無他--要將吾人思維及目光重心,鎖定在這根本的生命整體的相應變化上! 三.以歸納擅長的中華文化,運用到傳統生命醫學上,便將這相應的變化,稱為“病機"(現代或有稱為“病理機轉"或簡稱“病理"的;但吾以為“病機"所含之義,更廣且貼切,更適用於此生命醫學所論和運用範圍);所謂“機",指各種人、事、物、象在“似動未動"之時;在這事物萌動之先,若能掌握並運用到“機",則整個事件演變過程,即可為之不同;因此,“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之處,便在這“識機、用機、調機"之上,以達所謂“四兩撥千金",“不戰而趨人之兵"之境界;上述的各種歷代大家所研用之辨證論治方法及技巧,都可為吾人所用並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