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與水煎? 成方套法與辨證論治? Condensed vs. Decoction? Formulated vs Differentication?

謹提出個人看法如下供參。本人不為任何人或公司發言,僅代表多年觀察和學習一得之見:

1. 中醫藥/針灸學術的生命與活力在臨床 ;而臨床的決定在療效。關於療效的判定,除了依據病人主觀的病癥恢愎自覺和醫生客觀的四診合參外,現代醫學檢驗報告應當也可作為判定依據之一。但因醫療大環境因素,中醫藥/針灸的延伸運用現代醫學檢驗手段却被限制了(?),一般患者也因未具應有知識,僅僅認為中醫不能治急/重病,帶檢驗報告看中醫者仍屬少數。

2. 關於所謂〝科學中藥濃縮製劑〞與〝水煎生藥〞療效比較問題:

(1)現代化濃縮製劑的產生有其背景,而其臨床效果也已驗證數十年;不提其他便利,僅就其GMP製程控管諸如重金屬及農藥殘留等問題,以及國內外銷售市場幾十年的建立與經營成果來看,如果没有效果,國內外消費者會持續使用這麼多年?

(2)從理論而言,水煎生藥的有效與否,取決於其來源及炮製,更重要的是煎服法。服法暫且不論,就煎法而言,目前以水煎為主。水煎目的也是利用加熱以溶解出有效成分及其相關藥性。而濃縮製劑的生產流程也是以仿照傳統水煎過程,用各種現代儀器設備來溶解出藥物的治療性質成分。

(3)就人體吸收而言,不論是傳統水煎或是濃縮藥劑,以口服/吞服方法而言,人體分解吸收的過程和時間是相同的(順便一提的是,西藥的吸收分解也相同,只不過是作用機理不同,產生的臨床療效亦不同罷了,所以,應該糾正〝中藥比西藥慢〞的偏差思維;人體在反應中藥的作用與西藥相當,辨治準確,〝效若桴鼓〞);然而差別在所謂的〝口感〞問題,則更應當加以認識:中藥應用講求〝四氣五味”,其中的氣味的歸屬和認識,已不再僅是〝口嚐〞之實際味覺而已。大多數的藥物其性味的歸屬,是以根據病人癥狀辨治後的病機指導的治療法則,去選方用藥後,從病人服後的結果判定其性味歸屬的。中醫藥學經過千百年來先聖先賢們的智慧及經驗累積,早已脫離了靠經驗法則去提昇本身學術發展,而已經上升到以理論指導臨床,由臨床驗證和加深理論的自身一套學術系統了。口感是一種主觀的感覺,很容易受各種內外在因素所影響,甚至左右。如果判斷藥物的好壞仍停留在口味的重與否,恐怕無助於對現代人推廣中醫藥的知識,更使本身中醫藥學術的發展滯後不前!中醫藥/針灸不是〝另類醫學〞,它不僅能指導人們養生保健,調護預防,更是能醫治急慢性大小疾患的醫學體系!

(4)就實際運用比較而論,濃縮劑的療效不亞於水煎。這是從個人多年的自身人體實踐和朋友們的反應確定的。當然,這還是僅只於〝經驗〞法則,然其實踐性是科學的和客觀的,而且有一定的大數量的支持。至於其中所謂的〝可重複性〞問題,已不是中醫藥本身的特性(因人地時而辨治+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不能硬加以不型號的衣鞋而欲學術本身削足以適,已超出本人及本文所探討的範圍了。

3. 關於古今學術治療某一特定〝疾病〞的探討:不論參考何家學術或運用現代儀器設備的檢驗值,仍應回歸到病家自身上來研究,不能生搬硬套而套方套法。上述看法中所謂中醫藥的生命與活力在臨床,也就在這生機活潑的三因制宜和實際的四診加現代檢驗合參的辨治思維和運用當中。就算是醫聖良方,服之無效即非;若僅是葱豉小味,用之即瘥就是救命神方!生機活力在此,醫之價值亦在此。

以上。願與識者分享。

感謝閱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古醫書隨筆: 民國.彭子益與清.黃元禦

「壓五穴、排五臟『毒』」的看法分享

輕如羽, 重如山 Lighter than the Feather, Heavier than the Himala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