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智慧勿人情。」--略論傳統中醫藥藥性理論及運用思維。

藉在臺友人分享他的學生傳訊之文(略),而作略論如下:

首先,請讓我們再複習、回觀傳統中藥藥性理論中的主要組成思想(建議諸君再詳參相關傳統中醫藥性理論著述):
1.四氣五味;
2.效-能與主治;
3.升降浮沈與歸經;
4.配伍與藥用禁忌。
等。

四氣五味乃框架,而它的深入及靈活理解與運用,必需合理配合「陰陽五行理論」,乃至傳統「中醫運氣學說」來說明,才會更入味。

其他藥性理論中的組成思想,也都必需要彼此互觀、配合運用及增減取捨才行:

例如,在運用「黨參」時,甘温補中之外,也有益血之功,居中焦幄旋之地,能協合其他臟腑氣機升降功能,但因平和之性,少做君藥使用,或是加重劑量、或是合伍其他藥味成為方劑做「主方」使用。

再舉:
「肺居上焦,為華蓋,為水之上源,屬手太陰肺經,運氣學說中配屬西方金氣,五神藏屬魄,五行屬金性,四氣屬涼氣,五味配辛味,為嬌藏,不耐寒熱、喜潤惡燥,主氣、司呼吸,能宣發、亦能肅降,朝百脈,主治節,為相傅之官,藏府配伍大腸手陽明……。」等。

這麼一個豐富多元的「肺之藏象」,包含從理論到運用(中醫診斷、治療及治療方式的擇取)的靈活思維與實際操作。若只用「金曰從革」主降,與「辛味發散」主升,來論「理」和「用」之間的矛盾,有欠周詳。

「氣機活性」的「升」與「降」,是無處不發生、時時協同作用的!  而且是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基本物理現象哪!

每個依據中醫基礎理論所解釋和運用的學說,都是「升降相因,無器不有」的;每個中醫藥學理的藏象及局部,單獨而論如此,合協而論更是如此:

肺具升發及肅降之性,肝具疏調及藏血之能; 而氣機協作時,則肝偏主升於左、肺偏降於右(中醫運氣學說理論的東方為左--肝應之,西方為右--肺應之)等。這是從簡約概括的中醫藏象的生理氣機活性而言。

再參「辛味藥物」的臨床運用而論:
用辛味之藥,如同各方藥一樣,首先要看是針對何種病機(包含了中醫診斷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勢要素在內),不只是單獨來論藥味、或是針對「辛入肺」而論。

就算獨論辛味藥性, 它仍概括為「能散(偏向外、向上)、能潤(偏向裏、向下)、能橫行(四通八達!)」,本也體現了「上、下、內、外、表、裏、升、降、出、入」之氣機活性。

若針對肺系疾病而使用辛味藥物時,便需再細膩地根據病機指導所選擇的治療大法,去構思對治的方藥組成--或糾升降之偏,或調肝肺之失和;或納氣歸元以轉斂肝急,或扶中益上兼復肝肺左右相協之機...其中冷暖,惟是個人〈學問+功夫〉兼見能力的體悟了。

建議有心欲再進層者,可細參〈中醫各家學說〉,與古今內外諸家臨床醫案。

走言至此,吾人當知:辛味藥物,不能說,只有升散之性、只因應肺疾。

然而,學生所傳,真的也提供了我們學人反思之處:

當今千僖後世代,如何對中醫藥學有興趣者,給予奠基的正確基礎觀念?真心地期望前輩、同道們,請共同地面對這樣的基本要求與承繼挑戰哪!

真的是,「文章千古事,智慧勿人情。」

雖然碎語如上,但在面對皓繁精細的人生及生命科學,和海量巨集資訊的今天時,除了需有日新又新、為學日益的抱負及自許,以及沙裏淘金、鐡杵磨針的功夫外,同時,也需有更多善知識們的互相提携和印證所學才行。

分享如上。感謝閱讀至此。

此藥局照片來源 Picture Source: 
 The Guardian Website.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古醫書隨筆: 民國.彭子益與清.黃元禦

中醫火神派四代盧氏扶陽強正湯試析 Analysis of a Formula by the Yang-Fortifying School of TCM

感念懷師在金秋 壬辰2012年09月30日